The path twists, and the future is uncertain.

标签: Machine Learning

2021年了,该怎么在Linux(Ubuntu)上部署 CUDA 开发环境?

本文记录于2021年初。不满于网络上的资料大多过时和有瑕疵,重新整理 Ubuntu 环境下配置 CUDA 开发套件的步骤。

  • 本文介绍的步骤主要面向 CUDA 相关的机器学习开发环境配置。所以它包含 CUDA、cuDNN、TensorRT、onnx。如果你不需要其中某些组件,直接跳过即可。
  • 本文涉及的版本信息:Ubuntu 18.04、CUDA 10.2、cuDNN v8.0.5、TensorRT 7.1 GA。请根据你自己的需要选择恰当的版本,唯一注意的是:这几个组件之间的版本必须严格对应,请跟自己的团队确认好版本之后再执行安装,否则会遇到很多版本兼容性问题。

Neural Style Transfer 风格迁移神经网络

这是一篇 Neural Style Transfer 的简要介绍。一方面是我的学习笔记,另一方面想向大家介绍这种有趣的神经网络应用。
我不知道是否该翻译为「风格迁移神经网络」。但它的英文原名清晰地给出了3个信息:

Neural-神经 Style-风格 Transfer-传输/转换/迁移

这也是它最核心的3个属性。

Neural Style Transfer能做什么呢,就是学习一种图像的风格,然后把别的图像转换为这种风格。像下图所示:

对 ML 中 Normal Equation 的理解

机器学习中的回归问题,类似于以往各种工程上的优化问题。定义一个 Cost Function:

(1)   \begin{equation*}  J(\theta) = \frac{1}{2m}\sum_{i=1}^m(h_\theta(x^i)-y^i)^2 \end{equation*}

对这个函数求解最优化问题。

由于J是一个关于\theta的函数,所以目标是求一组最优的\theta,来使J取得最小值。

一个符合直觉的做法是Gradient Descent。也就是迭代地用 J\theta 求导,顺着梯度最大的方向移动,直到收敛于最低点。

另一个方法则是Normal Equation,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强的公式,可以把Gradient Descent花了那么多次迭代才解决的事用一次运算就搞定:

(2)   \begin{equation*}  best \theta = (\mathbf{X}^\top\mathbf{X})^{-1}\mathbf{X}^\top \overrightarrow{y} \end{equation*}

这里面的\mathbf{X}是一个矩阵,\overrightarrow{y}是列向量,\theta其实也是列向量。
\mathbf{X}的每一行是一个样本,第i行其实就是 x_i^1, x_i^2, x_i^3, \dots 这样的一组特征(feature),其中的每个值都可以视作特征空间里的一个维度。
对于第i个样本,它对应的(标准)结果就是 y_i,总共m个样本结果组成了向量\overrightarrow{y}
(回顾一下Cost Function:损失函数其实是定义了我们的Hypothesis h_\theta(\mathbf{X})与真实结果\overrightarrow{y}之间的距离。以此衡量训练结果。)
再补充Hypothesis:

(3)   \begin{equation*}  h_\theta(x) = \theta^\top \overrightarrow{x} = \theta_1 x_1 + \theta_2 x_2 + \dots + \theta_n x_n \end{equation*}

Normal Equation 的思路类似于中学数学里求极值:对某个方程求导,然后让式子等于 0,等于 0 的点即为极值点。
但为什么上述思路能被(2)这样一个式子实现呢。


这个问题是我去年初遇到的。当时就想把阳哥哥给我的解答记录下来。拖了这么久,终于给Wordpress装了LaTeX插件,所以来记录一下:

(2)的推导方法有两种,第一种是 cost function J (1)对 \theta 这个向量的每一个分量求偏导

    \[ \begin{cases} \frac{\partial J}{\partial \theta_1} = \frac{1}{m} (h_\theta(x^1)-y^1) x_1\\ \frac{\partial J}{\partial \theta_2} = \frac{1}{m} (h_\theta(x^2)-y^2) x_2\\ \dots \\ \frac{\partial J}{\partial \theta_n} = \frac{1}{m} (h_\theta(x^n)-y^n) x_n \end{cases} \]

假设 \theta 是个n维向量,就得到了n个式子,令这n个式子都等于0,我们就得到了一个线性方程组:

    \[ \begin{cases} \frac{1}{m} (h_\theta(x^1)-y^1) x_1 = 0\\ \frac{1}{m} (h_\theta(x^2)-y^2) x_2 = 0\\ \dots \\ \frac{1}{m} (h_\theta(x^n)-y^n) x_n = 0 \end{cases} \]

这个线性方程组可以写成矩阵相乘的形式,即

(4)   \begin{equation*}  \mathbf{X}^\top\mathbf{X}\theta = \mathbf{X}^\top \overrightarrow{y} \end{equation*}

(4)这个式子就是所谓的Normal Equation。它跟式(2)是等价的。


第二种方法要稍微高级一点儿,写出来会简洁得多。就是直接把cost function写成矩阵的形式,即

    \[ J = (\overrightarrow{y} - \mathbf{X}\theta)^\top (\overrightarrow{y} - \mathbf{X}\theta) \]

然后直接以这个式子对向量 \theta 求导,也会直接得出normal equation。
至于如何直接对向量求导,你可以参考wikipedia的matrix calculus。其实本质上对向量求导就是一种记号,和对向量的每个分量求导没的本质区别。


再回头看一次这个好用的Normal Equation:

    \[ best \theta = (\mathbf{X}^\top\mathbf{X})^{-1}\mathbf{X}^\top \overrightarrow{y} \]

对于有 n 个特征维度的 \mathbf{X} 来说,用 Normal Equation 求 \theta 的复杂度是 O(n^3),而 Gradient Descent 的复杂度为 O(kn^2)
所以,当特征维度不多时,都可以用 Normal Equation 快速求解。当 features n > 10000 时,才开始考虑使用 Gradient Descent 。

但是,这个公式显然也不是能够无条件使用的。你可以看到其中有 (\mathbf{X}^\top\mathbf{X})^{-1} ,意味着括号内的矩阵必须是可逆的。
真的是这样吗?——老师说,此处的矩阵并不必须是可逆的。在代码中,对这个矩阵的求逆直接用pinv()函数来做(也就是求伪逆、广义逆)。阳哥哥说,使用广义逆来算 \theta(\mathbf{X}^\top\mathbf{X}) 不可逆时的一种传统的处理方式,可以用的原因是广义逆得出的 \theta 符合一些良好的统计性质。(具体参考:高惠璇的《统计计算》)
不过, (\mathbf{X}^\top\mathbf{X}) 不可逆往往意味着数据模型有问题(Features数量比样本数量还大,或是非常强的collinearity),遇到不可逆的情况还是返回去检查模型比较好。

Powered by WordPress & Theme by Anders Norén